- 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经过人民解放军一年的作战,战争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
为了彻底粉碎国民党将战争继续引向解放区、进一步破坏和消耗解放区的人力物力使之不能持久的方针,中共中央作出出人意料的决定:不待完全粉碎敌人的战略进攻,不等解放军在数量上占有优势,立刻将主力打到外线去,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
1947年6月底,根据中共中央的决策和部署,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实施中央突破,千里跃进大别山。
各个战场上的攻势作战,构成了人民解放军全国规模的战略进攻的总形势。
1947年10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发表宣言,提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同年12月,中共中央在陕北米脂县杨家沟召开会议,制定了夺取全国胜利的行动纲领。
- 土地改革与农民的广泛发动
从“五四指示”到《中国土地法大纲》在解放战争胜利发展的同时,解放区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
在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之后,为了维护广大农民的利益、进一步激发他们支援解放战争的积极性,1947年7月至9月,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省平山县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定和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
土地改革运动的热潮全国土地会议以后,解放区广大农村迅速掀起土地制度改革(习惯称“土改”)运动的热潮。经过土地改革运动,到1948年秋,1亿人口的解放区消灭了封建生产关系。
土地制度改革,是从根本上摧毁中国封建制度根基的社会大变革。土改运动的发展表明,解放战争在胜利推进的同时,中国的社会变革也在深入发展。
- 第二条战线的形成和发展
国民党统治区的政治经济危机在国民党统治区,以学生运动为先导的人民民主运动也迅速地发展起来,成为配合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二条战线。人民民主运动的发展学生运动是整个人民运动的一部分。学生运动的高涨,不可避免地要促进整个人民运动的高涨。
中国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在人民民主运动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准备建立新中国的工作,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由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无党派民主人士和各界人民的代表共同进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