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框图
1.军事侵略
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进行军事侵略。它们依仗先进的武器和军事技术,或者进行武力威胁,或者发动侵略战争,或者武装干涉中国的内政,甚至直接出兵镇压中国革命。
(1)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
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侵华战争,在历次侵华战争中,外国侵略者屠杀了大批中国人民。
①1894年11月,日军在甲午战争中制造了旅顺大屠杀惨案,4天内连续屠杀中国居民2万余人。
②1900年7月,俄国入侵中国东北,先后制造了海兰泡惨案和江东六十四屯惨案。
③1900年8月,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后,仅在庄王府一-次,就烧死和杀死义和团团民与平民1700多人。
(2)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
每一次战争之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都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攫取在中国的经济,政治特权,劫掠中国的财富,破坏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①侵占中国领土
a.1842 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英《南京条约》,把香港岛割让给英国; 1860 年,又通过中英《北京条约》,割去香港岛对岸九龙半岛南端和昂船洲。
b. 1849年,葡萄牙武力强占澳门半岛; 1887年,胁迫清政府订立《中葡和好通商条约》,允许葡萄牙“永居管理澳门”。
c.俄国于1858 年胁迫黑龙江将军奕山与之签订_《瑷珲条约》,割去黑龙江以北60万平方公里领土; 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割去乌苏里江以东40万平方公里领土; 1864 年,强迫清政府签订《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去中国西北44万平方公里领土; 1881 年,通过《改订伊犁条约》和5个勘界议定书,割去中国西北7万多平方公里领土。通过这- -系列不平等条约,俄国共侵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
d.1895 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割去中国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和澎湖列岛。
②划分势力范围
a.1898 年,德国强租山东的胶州湾,把山东划为其势力范围。
b.1898 年,沙俄强租辽东半岛的旅顺口、大连湾及其附近海面,以长城以北为其势力范围。
c.1898年,英国强租山东的威海卫和香港岛对岸的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及附近的岛屿(新界),以长江流域为其势力范围。
d.1899 年,法国强租广东湾及其附近水面,把广东、广西、云南作为其势力范围。
e.1899年,日本也声明把福建作为其势力范围。
③运用武力或欺诈手段,霸占中国通商口岸内的土地,设立完全由外国直接控制和统治的租界。
1845年,英国租得上海外滩附近837亩土地,设立上海英租界。至1911年,英、法、美、德、日、俄、意、比、奥等国,先后在上海、天津、汉口、广州、福州、重庆等16个城市,设立了30多个租界。
④获得在中国领土上驻兵的特权。
(3)勒索赔款,抢掠财富
①勒索赔款
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发动战争来侵略中国、屠杀中国人民,并向中国勒索巨额赔款,造成中国严重的财政危机,直接破坏和阻碍中国的经济发展。
a.在鸦片战争期间,英国侵略者就强迫清朝地方政府交纳广州赎城费600万元(银元);通过《南京条约攫取赔款2100万元(银元);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英、法各得赔款800万两白银。
b.甲午战争后,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强迫中国赔款2亿两白银,再加上“赎辽费”3000万两,威海军“守备费”150万两,共23150万两,相当于清政府三年的财政收入。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签订《辛丑条约》,规定中国应支付的赔款额竟高达4.5亿两白银,分39年还清,本息合计近10亿两之巨。
②抢掠财富
列强在侵华战争中公开抢劫中国的财富,肆意破坏中国的文物和古迹。
a.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进入北京,抢劫圆明园内的金银珠宝、瓷器绸缎、文物古籍,放火焚烧了圆明园和附近香山、万寿山、玉泉山的殿阁建筑。.
b. 1900年8月,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后,皇宫以及北海、中南海、颐和园等禁苑里的无数金银财宝、珍贵戈物古籍遭到他们的肆意劫掠。
2.政治控制
为了统治中国,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在政治上采取的主要方式,是控制中国政府,操纵中国的内政、外交,把中国当权者变成自己的代理人和驯服工具。
(1)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
①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外国公使可以在北京直接向中国政府发号施令。
②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享有领事裁判权,外国人可以在中国横行不法,中国政府却无权干预。
③把持中国海关,中国海关的高级职员全部由外国人充任。海关总税务司成为清朝中央政府的最高顾问。
(2)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①1851年一1864年期间,多次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向清政府供应军火、船只,派外国军官组织并指挥“洋枪队”,甚至直接动用陆海军,对太平军作战。
②1870年天津教案,法、英等国军舰聚集天津海口进行军事恫吓,迫使清政府判处20名民众死刑,流放天津地方官吏25人。
③1899年,义和团运动在山东兴起后,美国公使康格公开要求清政府派所谓“强有力”的人物袁世凯去山东进行镇压。
④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中,强迫清政府作出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任何反对它们的组织的承诺,并规定清政府各级官员如对人民反抗斗争“弹压惩办”不力,“即行革职,永不叙用”。
(3)扶植、收买代理人
①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得到列强支持的奕诉、文祥等满族贵族掌握了负责对外交涉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②中外勾结共同镇压太平天国的过程中,列强扶植曾国藩、李鸿章等湘系、淮系官僚,并帮助他们购买、制造洋枪、洋炮和练兵。曾国藩、李鸿章后来分别担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和南洋大臣、北洋大臣,实行对外妥协的方针。
③清末,帝国主义列强看中握有军权的袁世凯,支持他篡夺辛亥革命果实,建立北洋军阀政权。
④袁世凯死后,列强又分别扶植皖系军阀段祺瑞、直系军阀冯国璋、奉系军阀张作霖等各派系军阀首领作为自己的代理人,支持他们割据地盘与相互间进行混战。
3.经济掠夺
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的方式,除了强迫中国支付巨额的战争赔款外,主要是利用其与清为了统治中国,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在政治上采取的主要方式,是控制中国政府,操纵中国的内政、外交,把中国当权者变成自己的代理人和驯服工具。
(1)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
①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外国公使可以在北京直接向中国政府发号施令。
②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享有领事裁判权,外国人可以在中国横行不法,中国政府却无权干预。
③把持中国海关,中国海关的高级职员全部由外国人充任。海关总税务司成为清朝中央政府的最高顾问。
(2)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①1851年一1864年期间,多次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向清政府供应军火、船只,派外国军官组织并指挥“洋枪队”,甚至直接动用陆海军,对太平军作战。
②1870年天津教案,法、英等国军舰聚集天津海口进行军事恫吓,迫使清政府判处20名民众死刑,流放天津地方官吏25人。
③1899年,义和团运动在山东兴起后,美国公使康格公开要求清政府派所谓“强有力”的人物袁世凯去山东进行镇压。
④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中,强迫清政府作出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任何反对它们的组织的承诺,并规定清政府各级官员如对人民反抗斗争“弹压惩办”不力,“即行革职,永不叙用”。
(3)扶植、收买代理人
①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得到列强支持的奕诉、文祥等满族贵族掌握了负责对外交涉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②中外勾结共同镇压太平天国的过程中,列强扶植曾国藩、李鸿章等湘系、淮系官僚,并帮助他们购买、制造洋枪、洋炮和练兵。曾国藩、李鸿章后来分别担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和南洋大臣、北洋大臣,实行对外妥协的方针。
③清末,帝国主义列强看中握有军权的袁世凯,支持他篡夺辛亥革命果实,建立北洋军阀政权。
④袁世凯死后,列强又分别扶植皖系军阀段祺瑞、直系军阀冯国璋、奉系军阀张作霖等各派系军阀首领作为自己的代理人,支持他们割据地盘与相互间进行混战。
3.经济掠夺
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的方式,除了强迫中国支付巨额的战争赔款外,主要是利用其与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赋予的特权,进一步扩大对中国的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进行掠夺和榨取,逐步把中国卷入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
(1)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
①1842年《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5个港口城市为通商口岸。
②1858年《天津条约》规定,开放牛庄(后改营口)、登州(后改烟台)、台湾(后定为台南)、淡水、潮州(后改汕头)、琼州、汉口、九江、南京、镇江等10个口岸。
③1860年《北京条约》规定增加开放天津为通商口岸。
④陆路方面,清政府向俄国开放伊犁、喀什噶尔等商埠。
(2)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①1842年《南京条约》规定,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的税率,清政府均宜“秉公议定则例”。
②1843年中英《五口通商章程:海关税则》,将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具体税率,用中英协定形式固定下来。
③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进一步规定,倘中国以后要变更税例,必须得到对方“议允”,正式把协定关税的条款订入条约。
④1858年的《天津条约》还规定,外国商船可以自由在各通商口岸转口,其商品不需要重新课税。
(3)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
①商品倾销
1890年至1894年,中国每年平均入超达到770余万海关银两。洋货的大量倾销,使得中国民族企业的产品和传统手工业品受到排挤。直到19世纪末,鸦片依然占据进口货物的重要地位。
②资本输出
a.外国资产阶级直接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洋行,垄断性地经营进出口贸易。到19世纪90年代,这一类洋行已达500多家。它们逐步控制了中国的进出口贸易。
b.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利用不平等条约赋予的特权,在中国自由开工厂、办银行、修铁路、开矿山等,获取超额利润,压制中国微弱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895 年以后,由于《马关条约》规定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办工厂,外国资本家争先恐后地涌向中国投资。
c.需要注意的是,外国在中国的投资,相当部分并非由国外输入中国,而是利用战争赔款等方式掠夺中国。
(4)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
①在中国的近代工业中,外国资本形成了垄断地位。
②资本-帝国主义列强不仅勒索中国的赔款,而且迫使中国举借外债来偿付这些赔款。中国政府举借外债,主要是以关税和盐税为担保的,这两项收入,是中国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外国列强直接控制了这两项税收,就等于扼住了中国财政的咽喉。
③外国资本在中国设立的银行,是它们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的枢纽和控制中国财政金融的工具。
④资本-帝国主义列强还控制了中国的现代交通运输业。
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使中国在经济上也丧失了独立性,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的世界经济体系,成为了西方大国的经济附庸。中国广大地区特别是农村的经济濒临破产。外国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势力的联合统治,导致了近代中国经济的落后和人民的贫困。
4.文化渗透
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在对中国实行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的同时,还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其目的是宣扬殖民主义奴化思想,麻醉中国人民的精神,摧毁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1)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
①1832年德国基督教传教士郭士立曾受英国东印度公司派遣,以传教为掩护,在中国沿海进行过长达几个月的间谍侦察活动,刺探搜集大量军事情报,并竭力鼓吹对中国发动武装侵略。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在北京的俄国东正教传教士向俄国公使和英法联军提供了有关清军在大沽口的设防情况和详细的北京地图。
③1860年法国强迫清政府订立中法《北京条约》时,担任翻译和文件起草的法国传教士孟振生在条约的中文文本中私自添上条约的法文原本.上所没有的“并任法国传教士在各省租买土地,建造自便”的字句。
(2)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
①外国教会中的某些势力还利用宣传宗教和西学的名义,为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制造舆论。它们在中国所办的某些报纸、杂志,所翻译、出版的某些书刊,基本.上反映了当时外国侵略者对中国的态度和要求。
②基督教在中国设立的最大的出版机构是广学会。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主持广学会的指导思想是“争取中国士大夫中有势力的集团,启开皇帝和政治家们的思想”,企图影响中国的政治方向。广学会发行的刊物《万国公报》,在介绍西方史地、政治、文化的同时,也宣扬殖民主义奴化思想。
③帝国主义者为了制造侵略有理的舆论,大肆宣扬“种族优劣论”、鼓吹“黄祸论”。